2021考研时事政治必考题精选解析与深度解读
2021年的考研时事政治部分一直是考生们关注的焦点,其内容涉及国内外重大事件、政策方针、社会热点等多个方面。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我们精心整理了100道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尽的解答。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当年最热门的时事政治话题,还结合了考研的考查方向,力求让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答题技巧。本文将选取其中部分问题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深入理解,提升应试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精选
1.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一历史性时刻具有深远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一个世纪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国家发展。这一百年华诞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能力和执政智慧的集中展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团结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在备考时,考生需要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入理解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结合自身实际谈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2. 2021年“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十四五”规划,即2021年至2025年的发展规划,是中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其主要内容包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具体目标包括:经济发展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年增长50%以上;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以上;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新增就业每年超过110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考生在备考时需重点关注规划中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理解其对未来五年中国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
3. 2021年“双减”政策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双减”政策,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是2021年中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政策出台的背景主要是当前部分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频发,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教育的公平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双减”政策明确提出,要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上市融资,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考生在备考时需理解“双减”政策的深远意义,结合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谈其对未来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