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考研政治高频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策略
随着2021年考研政治考试的日益临近,考生们普遍关注哪些高频考点以及如何高效备考。本文将结合历年真题和最新政策,深入解析几个核心问题,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提升复习效率。文章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以及形势与政策等多个方面,力求为考生提供全面而实用的备考指导。
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考生需要从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两方面进行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在复习时,考生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理解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现实中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则关注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例如,在分析中国近代史时,可以结合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说明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如何推动历史进程。考生还需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基本原理,说明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思想观念则受其制约。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考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理论,并在答题时灵活运用。
2. 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如何应用于当代社会?
“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法宝,考生不仅要理解其历史背景,还要思考如何在当代社会继续发扬。“实事求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时,各地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避免“一刀切”的做法。而“群众路线”则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政府通过大数据分析、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方式,精准掌握群众需求,有效提升了防控效果。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如“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说明如何将“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融入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两者的辩证关系,如“实事求是”是“群众路线”的基础,只有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而“群众路线”则是“实事求是”的保障,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可以避免决策失误。通过这样的分析,考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现实意义。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如何把握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和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涉及大量历史事件,考生需要理清时间线,并分析其深远影响。例如,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考生可以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和国内情况(民族危机加深),理解五四运动的爆发原因。同时,还需要关注五四运动对后续历史进程的影响,如中国共产党成立、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又如,抗日战争爆发于1937年,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关键时期。考生可以通过分析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等前期事件,理解抗日战争的爆发背景。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数据,如抗战期间军民伤亡数字,说明抗日战争的巨大牺牲和民族觉醒。还需要注意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如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关系,抗日战争与新中国的建立等。通过构建清晰的时间线和逻辑框架,考生可以更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并在答题时展现自己的历史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