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徐涛物质观

更新时间:2025-09-21 14:36:02
最佳答案

徐涛老师带你深入理解物质观:考研政治中的核心考点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之一。徐涛老师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帮助考生理解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等关键概念。本文将围绕物质观的常见问题展开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什么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为什么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核心定义。客观实在性指的是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并且能够被人的意识所反映。换句话说,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人们是否认识到它、是否愿意承认它,它都客观存在。

为什么说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呢?这是因为,虽然物质具有多种属性和表现形式,如运动、空间、时间等,但客观实在性是所有这些属性和表现形式的基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但运动本身也需要客观实在作为载体;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但它们也是客观实在的一部分。因此,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也是其唯一特性。

在考研政治中,理解物质的唯一特性对于解答关于物质与意识、物质与运动等问题的题目至关重要。考生需要明确,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区别于其他哲学流派的显著特征。

问题二: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怎样的?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这意味着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物质总是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而运动又是物质存在的方式。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物质的运动,而地球本身的存在就是通过这种运动来实现的。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例如,地球上的一座山相对于地球的其他部分是静止的,但这种静止是相对于地球的运动而言的。另一方面,静止中也包含着运动,任何静止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永恒的。例如,一座山虽然看起来是静止的,但它仍然在缓慢地运动,如地壳的变动。

在考研政治中,理解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对于解答关于物质与意识、物质与时空等问题的题目至关重要。考生需要明确,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而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问题三: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和作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是怎样的?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意识概念的核心定义。意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依赖于物质存在的。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没有大脑就没有意识。同时,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的作用是能够反作用于物质。意识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还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例如,科学家通过意识活动发现自然规律,并通过实践活动将这些规律应用于生产和技术领域,从而改变物质世界。因此,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影响和改变物质世界。

在考研政治中,理解意识的本质和作用对于解答关于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等问题的题目至关重要。考生需要明确,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但具有能动作用,能够反作用于物质。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完整过程。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262秒, 内存占用1.66 M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