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主次矛盾原理

更新时间:2025-09-26 07:32:01
最佳答案

考研政治必会知识点:主次矛盾原理深度解析

主次矛盾原理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考点,也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立统一规律的关键部分。这一原理不仅考查学生的理论理解能力,还与实际问题的分析紧密相关。掌握好主次矛盾原理,对于解答分析题和选择题都大有裨益。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常见问题,深入探讨这一原理的核心内容。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什么是主次矛盾?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主次矛盾是指在一个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矛盾,其中必有一个矛盾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主次矛盾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的解决,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例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生产力是主要矛盾,而其他方面的矛盾如教育、科技、文化等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需要依靠次要矛盾的解决来推动;反之,次要矛盾的缓解也能为主要矛盾的解决创造条件。这一关系要求我们在分析问题时,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统筹兼顾次要矛盾,做到全局与局部的统一。

问题二:如何运用主次矛盾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运用主次矛盾原理分析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正确识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要全面分析事物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找出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比如,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展农村经济是主要矛盾,而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则是次要矛盾。要把握主要矛盾的变化,因为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主要矛盾可能会发生转变。例如,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主要矛盾就从解决绝对贫困转变为实现全面小康。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问题。解决主要矛盾要优先安排资源,解决次要矛盾要配合主要矛盾。比如,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避免顾此失彼。通过这样的分析,才能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问题三:主次矛盾原理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有何区别?

主次矛盾原理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都属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主次矛盾是指在一个复杂事物中,多个矛盾之间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中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指在一个矛盾中,双方的力量和地位不同,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则处于被支配地位。比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主要矛盾,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而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矛盾的次要方面。两者的区别在于:主次矛盾是针对多个矛盾而言的,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针对一个矛盾而言的;主次矛盾强调的是地位和作用的不同,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强调的是力量和性质的不同。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分析问题。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718秒, 内存占用306.87 KB, 访问数据库1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