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第一题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2017年考研政治真题第1题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考查了考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与运用。这道题不仅考察了基本理论,还结合了时事热点,难度较高。很多考生在作答时容易跑题或表述不清,本文将针对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考生厘清思路,掌握答题技巧。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考生需要分别阐述其具体内容。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价值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社会层面包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些价值取向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理想形态。个人层面强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公民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答时,要结合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说明每个价值的具体内涵和相互关系。例如,富强是物质基础,民主是政治保障,文明是精神支撑,三者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状态。考生需要避免孤立地解释每个概念,而要强调它们的有机统一性。
问题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性?
答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如"天下为公"的治国理念、"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文化自信。再次,它回应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挑战,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不同于西方价值观的另一种选择。具体来说,"和谐"理念可以化解国际冲突,"友善"原则可以促进跨文化理解。考生在作答时,可以结合"四个自信"来论述,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传承了优秀传统,又吸收了世界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问题3:在分析材料时如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答案:2017年真题的材料展示了我国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具体实践。考生在分析时,要善于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又要运用理论进行阐释。比如,材料中提到的"文化自信"可以联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内涵;扶贫攻坚的案例可以说明"公正"价值的实践意义。作答时要注意逻辑层次,先概括材料反映的现象,再分析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要注意避免空谈理论,要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价值观念如何在实践中转化为行动。例如,可以举例说明某地通过开展"诚信社区"活动,如何促进了社会和谐。这种分析方式既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展示了考生的观察力和思考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