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政治纲要重点难点深度解析
2020年考研政治纲要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与法治、历史事件与人物、时事政治等多个重要板块。对于许多考生来说,这些内容既熟悉又陌生,需要系统梳理和深入理解。本文将针对纲要中的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为考研政治复习提供有力支持。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是决定其思想观念的根本因素。例如,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思想文化是社会的主流,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则占据主导地位。唯物史观指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进而影响上层建筑的变化。比如,工业革命的爆发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最终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瓦解。唯物史观还强调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理解唯物史观,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案例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不能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面。例如,在当代中国,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就是要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唯物史观为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如何应用于当代中国?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实事求是,简单来说,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当代中国,实事求是原则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识到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制定各项政策的基本依据。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度,而要根据中国的国情,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问题和挑战不断出现,我们需要用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应对。比如,在科技创新领域,我们要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国家的科技实力。实事求是还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在制定政策之前,要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例如,在脱贫攻坚战中,各级政府通过深入调研,摸清了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精准扶贫的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实事求是原则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问题三: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例如,明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明确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明确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办,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例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破除一切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需要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紧密结合起来,深刻把握其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例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保证,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只有将两者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