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徐涛2021

更新时间:2025-09-22 22:56:01
最佳答案

徐涛老师考研政治2021最新答疑:常见误区与深度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很多同学会遇到一些困惑和误区,尤其是跟着徐涛老师学习2021年新教材后,一些细节问题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我们整理了徐涛老师针对2021年考研政治的常见问题解答,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同学们的实际反馈,并结合徐涛老师的授课风格进行梳理,力求解答清晰、贴近考试。本文不仅提供答案,更注重解析思路,帮助同学们举一反三,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问题一:马原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也是考研政治的常考点。徐涛老师在2021年的课程中对此进行了深入讲解,很多同学对此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我们需要明确“真理”的定义:真理是指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实践”则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包括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那么,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理论认识是否正确,不能仅靠逻辑推理或主观感觉来判定,因为逻辑推理本身也可能存在谬误,主观感觉更是受个人主观因素影响。只有通过实践,将理论应用于实际,才能看到其是否能够有效地指导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
  • 实践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检验。通过实践,我们可以将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进行对照,发现理论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修正和完善。
  • 实践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实践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同时,实践的过程也是可以重复的,通过多次实践检验,可以更加确信理论的正确性。
  • 在考研政治中,理解这一概念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和现实案例。例如,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检验、不断修正的过程。最终,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充分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问题二:毛中特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2021年提出的治国理政重要方略,也是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的重点内容。很多同学对“四个全面”的具体内涵和相互关系理解不够深入。徐涛老师在2021年的课程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我们在这里也进行梳理和解答。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包括: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个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2021年,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旨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改革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 全面依法治国: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法治保障。全面依法治国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也是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 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全面从严治党旨在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实现“三个全面”的根本保证。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只有“四个全面”协同推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问题三:史纲中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核心内容。很多同学对这一道路的开辟过程和意义理解不够透彻。徐涛老师在2021年的课程中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在这里也进行详细的解答。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其开辟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从城市转向农村,寻求新的革命方向。
  •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武装斗争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城市中心论的错误。这些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为中国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特别是认识到农民力量的重要性。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红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为根据地,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建立红色政权,开展武装斗争,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 红军长征的胜利,进一步证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正确性。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到达陕北,建立了新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它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 它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束缚,开辟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的新道路,对世界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它证明了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为中国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需要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进行分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开辟出这条道路,是因为它正确地认识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任务,正确地处理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关系,正确地发挥了农民的主力军作用。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94秒, 内存占用310.36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