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老师考研政治2021最新答疑:常见误区与深度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很多同学会遇到一些困惑和误区,尤其是跟着徐涛老师学习2021年新教材后,一些细节问题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我们整理了徐涛老师针对2021年考研政治的常见问题解答,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这些问题都是基于同学们的实际反馈,并结合徐涛老师的授课风格进行梳理,力求解答清晰、贴近考试。本文不仅提供答案,更注重解析思路,帮助同学们举一反三,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
问题一:马原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也是考研政治的常考点。徐涛老师在2021年的课程中对此进行了深入讲解,很多同学对此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我们需要明确“真理”的定义:真理是指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实践”则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包括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那么,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在考研政治中,理解这一概念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和现实案例。例如,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检验、不断修正的过程。最终,我们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充分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问题二:毛中特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在2021年提出的治国理政重要方略,也是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的重点内容。很多同学对“四个全面”的具体内涵和相互关系理解不够深入。徐涛老师在2021年的课程中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我们在这里也进行梳理和解答。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体包括: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只有“四个全面”协同推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问题三:史纲中如何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核心内容。很多同学对这一道路的开辟过程和意义理解不够透彻。徐涛老师在2021年的课程中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我们在这里也进行详细的解答。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其开辟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理解“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辟,需要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进行分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开辟出这条道路,是因为它正确地认识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任务,正确地处理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的关系,正确地发挥了农民的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