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考研政治随身听

更新时间:2025-09-26 04:44:01
最佳答案

2017考研政治重点难点权威解析

2017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很多考生会遇到各种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易混淆的概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核心内容,我们整理了《2017考研政治随身听》中的常见问题,并邀请权威老师进行详细解答。这些问题覆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解答过程深入浅出,结合实例和图表,让考生能够轻松突破难点,提升复习效率。无论是基础薄弱还是冲刺阶段,这份资料都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辩证法?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强调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运动实现的。很多同学在复习时容易将其与形而上学混淆,其实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是推动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根本动力。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考生通过对比表格的方式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观点。比如,辩证法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则主张“静止地看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来加深理解,比如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通过解决农民与地主、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实现的。掌握辩证法的关键在于理解其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其精髓。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如何应用于当代?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很多同学不理解这一概念在当代的具体应用,其实它强调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实事求是”的具体体现。

在当代,我们仍然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例如,在经济发展中,不能盲目追求GDP增长,而要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制定差异化政策。又如,在文化建设中,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外来文明的有益成果,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新文化。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发现,“实事求是”不是教条,而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比如,精准扶贫政策的成功就是基于对农村贫困现状的深入调研,最终找到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问题三: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论断,很多考生对其内涵理解不够深入。新时代不仅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代表着中国在全球格局中的新角色。

具体来说,新时代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在经济上,我国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治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文化上,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时代还意味着中国从“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理解新时代的关键在于把握其“两个大历史交汇”: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二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思考,才能全面把握新时代的深刻内涵。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838秒, 内存占用305.88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