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资本的工资

更新时间:2025-09-24 02:16:01
最佳答案

考研政治:资本与工资的辩证关系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学习中,资本与工资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考点。理解这一关系不仅有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观点,还能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资本与工资的辩证关系,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点。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它与工资有何联系?

资本的本质是用于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通过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并最终获得剩余价值。工资则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工人出卖劳动力后获得的报酬。资本与工资的联系在于,资本家支付工资是为了获得工人的劳动,从而创造出超过工资价值的剩余价值。这种关系体现了资本对劳动的剥削本质。

问题二:如何理解工资形式的变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影响?

工资形式的变化,如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浮动工资等,虽然表面上看似多样化,但本质上都是资本家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计时工资下,资本家通过规定工时和工资标准,控制工人的劳动时间,从而榨取剩余价值;计件工资则通过设定计件单价,进一步压低劳动报酬,迫使工人提高劳动强度。这些工资形式的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但始终未能改变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本质。考生需要认识到,工资形式的变化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最大化资本家的利润。

问题三: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制度下工资与资本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了私有制,资本的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虽然社会主义经济中仍然存在工资,但其性质与资本主义工资有着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部分,是按劳分配原则的体现,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需求,并激励劳动者积极生产。资本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不再具有剥削性质,而是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因此,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与资本关系,体现了劳动者与社会的和谐共生,而非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考生在理解这一问题时,需要结合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深入分析其与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64秒, 内存占用305.38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