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三个务必”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三个务必”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它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这些内容往往成为选择题和分析题的常考点,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本文将从考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历年真题和教材原文,对“三个务必”中的三个高频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考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内容涵盖历史背景、理论意义和实践要求,力求做到通俗易懂、重点突出。
1.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是“三个务必”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考生需要重点理解的核心考点。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论断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从理论角度来看,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核心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正确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再次,从实践角度来看,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的取得,充分证明了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从制度角度来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而党的领导则是这一制度体系的灵魂和核心。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这一制度体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如何理解其深刻内涵?
“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三个务必”中的又一重要内容,也是考生需要深入理解的核心考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从理论角度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因此,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地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从历史角度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根本经验。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为人民服务”,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我们党能够赢得人民拥护、取得革命胜利、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原因。
再次,从实践角度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例如,在脱贫攻坚战中,党带领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疫情防控战中,党带领人民迅速控制住了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从具体内涵角度来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在文化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社会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 必须推进自我革命,如何理解其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必须推进自我革命”是“三个务必”中的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考生需要深入理解的核心考点。推进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也是党永葆青春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从理论角度来看,推进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斗争中产生的,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是在自我革命中完善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具有勇于自我革命的理论基因。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进行自我革命。
从历史角度来看,推进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对”中提出了第一个答案,即“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要人民起来负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第一个答案的基础上,给出了第二个答案,即“勇于自我革命”,要党起来负责。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政党如果不能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就难以跳出历史周期率,就难以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难以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再次,从实践角度来看,推进自我革命,是党永葆青春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面临着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大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只有坚持推进自我革命,才能有效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大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从实践要求角度来看,推进自我革命,要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