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选择题军事

更新时间:2025-09-23 22:00:01
最佳答案

考研政治选择题军事考点精析

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军事常识部分往往是考生容易忽视但又不可不掌握的内容。这部分题目通常涉及军事理论、历史事件、战略战术等多个方面,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类选择题,我们整理了几个典型的军事考点,并进行了详细的解析。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考生不仅能够巩固相关知识,还能提高解题技巧,为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什么是“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积极防御”是中国军事战略中的一项重要方针,它强调在战争中采取主动、灵活、有针对性的防御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这一方针最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并在后来的战争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积极防御的核心思想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种战略不仅要求军队在防御时要积极应对,还要善于抓住战机,主动出击,将敌人的进攻转化为自己的进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积极防御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相结合:在整体战略上保持防御姿态,避免与敌人进行大规模决战,但在局部战役和战斗中则要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以消耗敌人、扩大战果。
  • 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通过灵活的战术部署,将优势兵力集中在关键地段,对敌人进行重点打击,力求在短时间内取得决定性胜利。
  • 注重人民战争的威力:积极动员和依靠人民群众,利用地形、情报等有利条件,对敌人进行袭扰和消耗,形成“遍地开花”的防御网络。
  • 灵活运用各种作战手段:结合现代战争的特点,综合运用陆、海、空、天、电磁等多种作战手段,提高防御的立体性和机动性。

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提出,不仅体现了中国军事思想的独特性,也为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考研政治选择题中,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一方针的内涵和实施方法,才能在考试中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诺曼底登陆有何历史意义?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大战役,发生在1944年6月6日,又称“D日”。这次登陆行动由盟军发起,旨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法西斯德国的灭亡。诺曼底登陆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战场的转折点。在此之前,欧洲战场主要集中在东线,苏联红军与德国进行着艰苦的较量。诺曼底登陆的胜利,使得盟军能够直接进入欧洲大陆,与德军形成东西夹击之势,大大加快了德国的败亡进程。

诺曼底登陆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战役之一。这次行动涉及海、陆、空三军协同作战,展现了现代战争的高度立体性和复杂性。盟军在情报、装备、战术等方面的优势,使得这次登陆行动成为军事史上的一个重要案例,对后来的军事理论研究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再次,诺曼底登陆对德国的社会和政治产生了巨大冲击。随着盟军进入法国,德国的占领区逐渐被解放,法西斯政权的统治基础开始动摇。诺曼底登陆的胜利,不仅加速了德国的军事失败,也为欧洲的和平与重建奠定了基础。

诺曼底登陆体现了国际合作的伟大意义。这次行动是美、英、法等国共同参与的军事行动,展现了盟国之间的团结和协作精神。这种国际合作不仅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也为战后的国际秩序的建立提供了范例。

在考研政治选择题中,考生需要准确掌握诺曼底登陆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才能在考试中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三: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事领域的体现?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初提出的重要理论,其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思想在军事领域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军事领域的体现是推动军事现代化建设。中国军队始终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战斗力,通过引进先进武器装备、加强军事科技研发、优化军队组织结构等措施,不断提升军事现代化水平。这种现代化建设不仅是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军事领域的体现是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建设。中国军队始终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开展政治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官兵的优良作风,确保军队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文化建设不仅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军队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军事领域的体现是坚持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中国军队始终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参与抢险救灾、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种人民立场不仅是中国军队的优良传统,也是其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

在考研政治选择题中,考生需要准确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事领域的具体体现,才能在考试中正确回答相关问题。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97秒, 内存占用311.05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