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考研政治大纲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考研政治大纲是考生备考的重中之重,每年都会根据时政热点进行调整。新东方考研政治教研团队结合多年经验,针对大纲中的常见考点进行深度解析,帮助考生精准把握复习方向。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剖析大纲中的核心要点,并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实例说明,让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中掌握规律。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分析题,都能从中找到高效的备考策略。下面将重点解答几个高频考点,助力考生全面提升政治素养。
常见考点解答
问题一: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其核心要义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把握。要理解“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内在逻辑。“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重点是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涵盖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14个方面。
要把握其历史地位和理论贡献。这一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例如,在“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方面,大纲强调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考生需要结合实际案例,如“放管服”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理解改革的具体内容和深远意义。在备考过程中,建议考生通过梳理关键词、构建知识框架、结合时事热点等方式,深入理解其核心要义,避免死记硬背。历年真题中经常出现关于这一思想的选择题和分析题,考生可以通过模拟练习,检验自己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问题二: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联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抓手,考生需要准确把握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要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总目标,是引领全局的顶层设计。这一目标分为两个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例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大纲强调要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等目标,考生需要结合具体数据和政策,如脱贫攻坚成果、环境保护举措等,理解其具体内涵。
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例如,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大纲强调要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考生需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等具体政策,理解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在“全面依法治国”方面,大纲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例如,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大纲强调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考生需要结合“扫黑除恶”“司法公开”等具体案例,理解依法治国的实践路径。要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四个全面”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例如,在“反腐败斗争”方面,大纲强调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考生需要结合“打虎”“拍蝇”“猎狐”等具体案例,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和成效。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构建“四个全面”的逻辑框架图,将各个部分有机串联起来,形成系统认识。同时,要结合历年真题,特别是分析题,理解“四个全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某年真题曾问“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关系”,考生需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回答,既要阐述两者的一致性,也要分析各自的侧重点,展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问题三:如何理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推进?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框架,考生需要理解其协调推进的内在逻辑。要把握“经济建设”是中心。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实现其他各项建设的物质基础。例如,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大纲强调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考生需要结合“国家创新战略”“科技强国”等具体政策,理解经济建设的重点方向。在“政治建设”方面,大纲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例如,在“基层民主建设”方面,大纲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考生需要结合“社区治理”“村民自治”等具体案例,理解政治建设的实践路径。
要把握“文化建设”是灵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例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大纲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考生需要结合“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等具体理念,理解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在“社会建设”方面,大纲强调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例如,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大纲强调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考生需要结合“精准扶贫”“教育公平”等具体政策,理解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体现。例如,在“绿色发展”方面,大纲强调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考生需要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等具体目标,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构建“五位一体”的逻辑框架图,将各个部分有机串联起来,形成系统认识。同时,要结合历年真题,特别是分析题,理解“五位一体”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某年真题曾问“如何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考生需要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进行回答,既要阐述两者的一致性,也要分析各自的侧重点,展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考生还可以通过关注时事热点,如“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等,理解“五位一体”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