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资本计算类题目

更新时间:2025-09-24 02:32:01
最佳答案

考研政治资本计算类题目核心考点精解

在考研政治的复习过程中,资本计算类题目是考生普遍反映较为棘手的部分。这类题目往往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价值增殖理论,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资本周转、剩余价值率等核心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为了帮助考生攻克这一难点,我们整理了以下几类常见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力求让复杂问题简单化,让抽象理论具象化。

问题一:如何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计算差异?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资本周转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的计算方法及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别。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料,其价值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的,计算时需考虑折旧率。流动资本则包括原料、燃料和工资等,其价值在一次生产中就能全部转移到产品中。以某工厂为例,假设其购买机器设备花费10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年折旧率为10%;同时每月购买原料花费10万元,支付工人工资8万元。在这种情况下,固定资本年周转次数为1次(10年/1年),年周转价值为10万元;流动资本年周转次数为12次(每月周转一次),年周转价值为180万元。由此可见,固定资本周转慢但价值转移平稳,流动资本周转快但价值一次性消耗。考生在答题时需明确指出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周转方式和价值转移速度,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问题二:剩余价值率和年剩余价值率的计算要点有哪些?

剩余价值率(m')和年剩余价值率(M')是衡量资本剥削程度的重要指标,两者的计算公式及内涵差异是考生易混淆的知识点。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为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反映的是单次生产过程中的剥削强度;而年剩余价值率计算公式为M'=年剩余价值/预付可变资本,则体现全年生产的总剥削效果。例如,某资本家投入可变资本5万元,年剩余价值量为15万元,此时剩余价值率为300%(15万/5万),年剩余价值率为300%(15万/5万)。若该资本周转次数为4次,则年剩余价值率为1200%(300%×4)。考生在答题时需注意:第一,明确剩余价值率是静态指标,年剩余价值率是动态指标;第二,年剩余价值率受资本周转速度影响,周转越快剥削效果越强;第三,结合实际案例说明加速资本周转对资本家利润的意义。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剩余价值率固定时,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年剩余价值率会呈倍数增长,这是资本家追求利润的重要手段。

问题三: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如何计算?

资本有机构成(c/v)的提高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是考研政治计算题中的高频考点。资本有机构成是指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的比率,其提高意味着生产资料占比增加、劳动力占比减少。假设某企业初始资本有机构成为4:1,不变资本为80万元、可变资本为2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年剩余价值率为400%。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至5:1,同时剩余价值率保持不变,则不变资本将增加到100万元,可变资本相应减少到16万元。此时虽然剩余价值量仍为20万元,但由于可变资本减少,剩余价值率会下降至125%(20万/16万),年剩余价值率也随之降至500%(20万/16万)。考生在答题时需把握三个关键点:第一,明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剩余价值率下降的负相关关系;第二,通过计算对比说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剥削强度的双重影响——总量可能增加但单位资本剥削率降低;第三,结合技术进步背景分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性,指出这是资本主义追求效率的必然结果。特别要注意的是,当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过度提高时,可能引发生产过剩和周期性危机,这是考生需要拓展的深度思考点。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62秒, 内存占用310.89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