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真题

更新时间:2025-09-26 08:44:01
最佳答案

2015考研政治真题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2015年考研政治真题在命题风格和考查重点上延续了多年的趋势,既有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检验,也突出了对时事政治和理论深度的综合考察。本文将围绕真题中的高频考点和易错点,结合当年社会热点和学术前沿,通过问答形式进行系统梳理,帮助考生厘清知识脉络,把握命题规律。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多个模块,力求解答清晰、逻辑严谨,适合考生在冲刺阶段查阅复习。

2015考研政治真题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在2015年真题中如何体现?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论述集中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通过社会交往和历史实践形成的动态过程。在2015年真题中,这一考点出现在第34题,题目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手稿为基础,考查考生对“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的理解。题目要求分析“人的本质”的社会历史性,考生需要结合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分析,说明人的本质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经济基础、阶级关系、法律制度等社会结构所塑造。解答时,可以分三步展开:首先阐释人的本质的抽象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其次列举社会关系的具体表现,如家庭关系、生产关系、政治关系等;最后联系当代中国实际,说明如何在社会转型期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考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内在逻辑,考生需要避免将“人的本质”简单理解为生物学属性或道德品质,而应从社会历史角度进行立体分析。

问题二:2015年真题第35题如何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理分析“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15年真题第35题以“一带一路”倡议为背景,考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哲学原理。题目要求分析“一带一路”倡议如何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考生需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理论层面,说明“一带一路”倡议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发展,二是实践层面,分析倡议如何通过具体行动验证了开放型世界经济理论的可行性。解答时,可以这样组织:首先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涵,即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社会实践;从“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切入,说明其基于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科学判断;再次,列举倡议实施以来的具体成果,如中欧班列的开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突破等,这些成果直接印证了倡议的科学性;上升到方法论高度,强调在推进“一带一路”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实践不断修正和完善相关理论。值得注意的是,考生需要避免将“实践”简单等同于“工程实施”,而应将其理解为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命题者的考查意图。

问题三:如何看待2015年真题中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考查方式?如何系统把握其内在逻辑?

2015年真题第36题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新方略的理解。题目要求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考生需要构建一个逻辑清晰的框架来解答。解答时,可以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展开:首先指出“四个全面”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总目标,其他三者是保障措施;分别阐释每个方面的内涵,如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再次,重点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支撑关系,例如,全面依法治国可以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则能确保各项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最后总结“四个全面”体现了战略目标、战略举措、战略保障和战略主体的统筹兼顾。解答过程中,考生需要注意避免将四个方面割裂理解,而应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其产生的现实依据,同时结合当年政府工作报告等权威文件,体现对时事政治的把握。这一考点的设置,反映了命题者对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需要考生既能理解具体概念,又能把握整体框架。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1675秒, 内存占用311.62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