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考研政治试卷核心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指导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卷在命题风格和内容分布上延续了近年来的趋势,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重对考生分析能力和价值观念的检验。试卷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模块的题目设计既有传统题型,也融入了更多时政热点和现实案例,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应试技巧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将结合2019年考卷实际,对几道典型考题进行深度解析,帮助考生把握命题规律,提升备考效率。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2019年考研政治试卷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题目如何作答?
在2019年考研政治试卷中,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目主要集中在分析题部分,要求考生结合具体案例阐述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意义。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从理论框架和实践应用两个维度展开。要系统梳理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如"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等关键内容,并阐明其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要结合现实案例进行分析,比如通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具体事例说明这一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创新性贡献。特别要注意的是,作答时需避免空谈理论,而是要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展现考生的思辨能力。根据命题趋势,未来这类题目可能会更加注重考查考生对最新政策文件的理解,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相关内容,因此考生需要持续关注时政动态,提升政治敏锐性。
问题二:如何有效应对考研政治中的"道德与法治"案例分析题?
2019年考研政治试卷中"道德与法治"模块的分析题以某地见义勇为事件为背景,考查考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类题目通常需要考生从道德判断和法治分析两个层面进行回答。从道德层面,可以结合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论述见义勇为行为的道德价值,同时分析其对社会风气的积极影响。从法治角度,则要阐释我国相关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的保护规定,如《民法典》中的好人条款等,并说明法治与道德的协同作用。解答时要注意逻辑层次分明,建议采用"背景分析-理论阐释-实践意义"的三段式结构。特别值得注意的技巧是,要善于运用对比分析法,比如将当代见义勇为精神与古代"舍生取义"等道德观念进行联系,或与西方"英雄主义"等概念进行辨析,展现考生的跨学科思维。根据阅卷反馈,部分考生因对法律条文不熟悉导致答题角度单一,因此建议备考时需重视法理学基础知识的积累,并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
问题三:如何把握考研政治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命题规律?
2019年考研政治试卷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的考题以"资本积累"为主题,要求考生分析其内在逻辑和现实意义。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如剩余价值、生产过剩等理论要点。要系统梳理资本积累的四个基本环节——资本原始积累、生产资料积累、劳动力积累和资本积累,并阐明其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内在联系。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分析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如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特别要注意的是,解答时要体现理论创新性,比如结合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形态,探讨资本积累在当代的新表现和新特征。根据命题特点,这类题目往往具有开放性,建议考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适当拓展对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了解,如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以便进行跨学科比较分析。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考卷中出现了较多图表题,要求考生结合数据说明资本积累的变化趋势,这提示考生备考时需加强图表分析能力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