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金良考研政治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2021年考研政治备考中,高金良老师的课程因其系统性和针对性备受考生关注。面对繁杂的理论知识和不断变化的考纲,许多考生容易陷入误区或感到困惑。本文精选了高金良考研政治中的常见问题,结合最新考情进行深入解答,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多个模块,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难点,助力考生高效备考。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观点,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考点。简单来说,这句话强调的是理论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在于实践。高金良老师在讲解这一概念时,通常会结合历史和现实案例进行阐释。例如,他可能会提到中国古代“纸上谈兵”的故事,说明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最终导致失败,印证了理论脱离实践的危险性。而在现代,比如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正是不断探索、不断修正理论的过程,最终推动了国家发展,也证明了实践对理论的检验作用。
高金良老师还会强调实践的多重形式,包括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考生需要理解,不同领域的实践对理论检验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例如,科学理论需要通过实验验证,而社会理论则需要通过社会运动或政策实施来检验。在答题时,考生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过程,说明实践是不断推动理论发展的动力,也是最终判断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有何联系?
“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金良考研政治课程中的高频考点。很多考生容易将两者割裂开来,但实际上,它们是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高金良老师在讲解时,会通过生动的例子帮助考生理解。比如,他可能会提到延安时期,毛泽东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农民的真实需求,从而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这就是“实事求是”的体现。而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最终实现革命的胜利,则是“群众路线”的胜利。
具体来说,“实事求是”强调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而“群众路线”则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高金良老师还会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而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将“实事求是”的原则落到实处。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说明“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如何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
问题三:如何把握思想道德与法治模块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道德与法治模块的重点内容,也是高金良考研政治课程中的必考点。面对这一宏大而抽象的概念,考生往往感到难以把握。高金良老师通常会将其拆解为三个层面: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并分别进行解读。例如,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考生可以结合我国近年来的发展成就进行理解,如经济建设的巨大进步、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等,这些都是“富强、民主”的具体体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则可以结合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阐释。
高金良老师还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性。他指出,这一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去践行。例如,在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他可能会举例说明,比如在疫情期间,无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这就是“敬业”和“爱国”的体现;而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诚实守信,则是“友善”和“诚信”的体现。因此,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以及个人如何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