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政治冲刺:25个高频考点深度解析
2020年的考研政治考试中,许多考生发现部分知识点反复出现,这些高频考点往往成为拉开分数的关键。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我们整理了25个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五大模块,还结合了当年的热点事件,力求让考生在复习时更加有的放矢。以下内容将深入浅出地解析这些问题,帮助考生在冲刺阶段高效提分。
高频考点问题解答
问题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类的认识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如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和科学实验等,不断积累和发展的。例如,农民在耕作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农作物的生长规律,这就是实践到认识的典型例子。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看它能否指导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提出之初并未被所有人接受,但后来其在天体观测和核能开发等领域的成功应用,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再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深入,新的问题会不断涌现,这又推动着人们去探索新的认识领域。例如,互联网的兴起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现象,促使社会科学界不断更新理论体系。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通过实践活动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比如,我国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就是实践指导下的具体体现。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在答题时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
问题2: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其核心要义可以从多个维度理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其根本政治原则。这一思想强调,无论面对何种挑战,党始终是领导核心,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了关键作用,体现了这一原则的实践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其根本立场。这一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比如,我国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帮助数千万贫困人口脱贫,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具体实践。考生在复习时可以结合乡村振兴、教育公平等政策进行分析。
再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是其重要动力。这一思想强调,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社会活力。例如,我国通过“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就体现了这一要求。考生可以结合具体改革措施,如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阐述其理论内涵。
坚持新发展理念是其重要内容。这一思想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方针。比如,我国提出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就是新发展理念的生动体现。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如“一带一路”倡议、绿色发展等,进行深入分析。
问题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从中华民族发展角度看,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通过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展示了国家实力和民族自信,这就是新时代特征的生动体现。
从社会主义发展角度看,这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新阶段。新时代要求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比如,我国通过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体现了这一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可以结合具体制度,如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进行分析。
再次,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看,这是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新时代我国不仅自身发展取得巨大成就,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例如,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多国响应,这就是中国方案的成功实践。考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如全球治理、气候变化等,阐述其理论内涵。
从党的建设角度看,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阶段。新时代要求我们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例如,我国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就体现了这一要求。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举措,如反腐败斗争、基层党组织建设等,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