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背诵手册新版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考研政治作为考生备考的重中之重,其知识点繁多且理论性强,许多同学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疑惑和难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版背诵手册的核心内容,我们特别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尽的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旨在帮助考生突破学习瓶颈,提升应试能力。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剖析,考生可以更清晰地把握知识脉络,避免在考试中因概念模糊而失分。下面,我们将逐一解答这些问题,为你的备考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高频考点。这一原理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区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关键所在。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实践。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包括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等。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性和绝对性的一面,但同时也具有相对性,即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度的。
那么,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这是因为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理论是否正确,不能仅靠逻辑推理或主观感觉来判定,而必须通过实践来验证。例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提出之初也曾受到质疑,但后来通过天文观测等实践活动得到了证实,成为现代物理学的重要理论。实践之所以具有检验真理的权威性,还因为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不仅能够证明理论的正确性,还能够修正和完善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人们会不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从而推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的结论。任何真理都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例如,马克思主义本身也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因此,我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要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精神实质。
问题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根本任务。理解这一使命,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刻内涵。它不仅包括经济的持续发展、政治的全面进步、文化的繁荣兴盛,还包括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等多个方面。这是一个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伟大事业,需要几代人的接续奋斗。
要理解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转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再次,要把握实现这一使命的路径和方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要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要认识到实现这一使命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伟大梦想变为美好现实。
问题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其基本内容分为三个层面:国家、社会和公民。
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富强是指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强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是指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政治文明进步。文明是指文化繁荣昌盛,社会风尚良好,精神生活丰富。和谐是指社会安定有序,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是指个人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得到充分尊重,个人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等,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公正是指社会公平正义,利益关系得到协调,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法治是指国家和社会治理法治化,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和执行。
在公民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是指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敬业是指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尽职尽责。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信守承诺。友善是指待人友善,乐于助人,和谐相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引领社会风尚的道德准则。它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它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
问题四:如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观的核心理念,旨在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理念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要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它强调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个国家的问题,往往会波及其他国家;一个国家的机遇,也往往能为其他国家带来发展空间。因此,各国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成果。
要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共同行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体来说,包括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再次,要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这一理念超越了传统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零和博弈思维,倡导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它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例如,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旨在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要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尽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一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面临阻力等。但总体来看,机遇大于挑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越来越高,合作共赢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只要各国能够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就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问题五: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
“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它们分别是: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办,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它们分别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学习这一思想,要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