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考研政治2019

更新时间:2025-09-26 15:16:01
最佳答案

押题考研政治2019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2019年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关键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复习效率,更直接影响考试表现。本文精选了3-5个高频考点,结合最新政策与理论动态,进行系统性解答。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核心模块,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帮助考生理解复杂概念,把握答题要点。文章结构清晰,既有理论深度,又注重实践应用,适合不同阶段的备考人群参考。

问题一: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核心要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贯穿始终的根本原则,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再次,坚持全面深化改革,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社会活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保障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这些要义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是考生必须深入理解和掌握的核心内容。</h

问题二:如何区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将其与实际相结合。矛盾的普遍性指的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事物发展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例如,在经济发展中,供需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始终存在。而矛盾的特殊性则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面临的是生产力不足的问题,而在新时代则更注重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因此,在实践应用中,既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又要把握矛盾的特殊性,避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例如,在制定政策时,既要遵循经济规律,又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这一原理要求考生具备辩证思维,既能宏观把握,又能微观分析,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问题。

问题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体现个人、社会与国家的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分别对应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体现了三者的有机统一。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指引,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例如,实现共同富裕就是“富强”的具体体现,而民主法治则是“民主、和谐”的重要保障。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求社会成员共同维护公平正义。比如,反对歧视、保障权益就是“平等、公正”的具体实践。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强调个人修身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例如,诚信友善不仅提升个人修养,也有助于社会和谐。三者相互促进,个人践行核心价值观可以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而国家发展又为个人实现价值创造条件。因此,考生在理解时需把握其整体性,避免割裂看待。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68秒, 内存占用310.98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