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政治模考卷难点解析与备考指南
2021年的考研政治模考卷在命题上更加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不仅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等传统模块,还增加了许多时事热点和案例分析题。不少考生在作答时感到困惑,尤其是在辩证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部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问题,我们整理了模考卷中的常见难点,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思路,希望能够为你的备考提供参考。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2021考研政治模考卷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许多考生感到困惑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涉及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以及在这一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三大历史使命。
我们要明确新时代的内涵和外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既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任务。
具体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总目标,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必由之路,它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根本保证,它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三个方面的内在逻辑,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可以通过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具体政策,来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具体体现。
问题二:模考卷中如何有效回答辩证法相关题目?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难点。在2021考研政治模考卷中,辩证法相关题目往往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很多考生在作答时感到无从下手,主要原因是缺乏对辩证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要有效回答辩证法相关题目,首先需要掌握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核心,它强调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以及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强调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否定之否定规律则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强调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在作答时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在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时,可以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其内部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分析其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和前进性。
考生还需要注意辩证法与其他知识点的结合。例如,在分析某一社会现象时,可以结合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等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才能更好地回答辩证法相关题目。
问题三:如何理解“四个自信”及其内在联系?
“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2021考研政治模考卷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许多考生在作答时感到困惑,主要原因是缺乏对“四个自信”内在联系的理解。实际上,“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
道路自信是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道路自信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被各种错误思潮所干扰。
理论自信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理论自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再次,制度自信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制度自信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文化自信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因。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四个自信”的内在联系在于:道路自信是基础,理论自信是指导,制度自信是保障,文化自信是灵魂。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