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政治重点章节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2023年考研政治备考进入关键阶段,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等核心章节是考生必须攻克的堡垒。这些章节不仅知识点密集,还常成为答题时的难点。本文将结合历年真题和最新考纲,针对5个高频考点进行深度解析,帮助考生理清脉络、突破重难点。内容涵盖唯物史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革开放史等关键内容,解答力求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和记忆。
考点一:如何理解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它的发展变化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原因。当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引发社会革命。例如,中国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跨越,就是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生产关系的必然结果。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它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法治建设等都是为适应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基础而进行的调整。考生答题时要注意:首先阐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其次说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最后结合中国实际案例说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这一考点常以简答题和论述题形式出现,需要考生系统掌握理论框架,并能结合时政热点进行分析。
考点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是理论体系的主体框架,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根本性问题。考生需要掌握每个明确的具体内涵,比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十四个坚持”是实践层面的行动纲领,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些原则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答题时要注意:先概述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再分别阐述核心要义;最后说明其对当代中国的指导意义。这一考点常与党史、时事政治结合考查,考生要特别关注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善于从理论高度分析现实问题。
考点三: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其历史意义体现在多个维度。首先从经济角度看,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1978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打破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僵化模式;加入WTO后,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其次从政治角度看,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如基层民主选举、依法治国等。考生答题时可以分阶段论述:改革初期以农村改革突破,1992年南方谈话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新世纪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每个阶段都要紧扣时代背景,说明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果。特别要注意将改革开放史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起来,说明四代领导集体的理论传承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