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张景江老师

更新时间:2025-09-25 23:40:02
最佳答案

考研政治张景江老师答疑精选:助你轻松攻克难点

考研政治是许多考生心中的“拦路虎”,而张景江老师作为考研政治领域的权威专家,其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深受广大学子喜爱。本栏目精选了张老师最常被问及的几个问题,并结合最新考纲和命题趋势进行详细解答,帮助考生快速掌握核心考点,避免在复习过程中走弯路。内容涵盖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等模块,既有理论深度,又注重实战应用,让你在备考路上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概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考点。张景江老师认为,理解“实践”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其基本含义,二是其在认识论中的地位。

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包括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了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社会政治实践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如阶级斗争、国家管理等;科学实验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它为理论创新提供了直接依据。在认识论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张老师特别强调,考生在复习时要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实践的作用,比如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充分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张老师还提醒考生注意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但认识也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会导致实践失败。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全面把握实践与认识的相互作用,避免片面理解。例如,在分析“精准扶贫”这一政策时,考生既要看到其基于对中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深入认识,也要看到其通过大规模社会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问题二:毛中特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近年来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的常考内容。张景江老师认为,理解“四个全面”的关键在于把握其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

从目标维度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总目标,是引领各项工作的龙头。张老师指出,这一目标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他三个“全面”都是实现这一总目标的战略举措。

从手段维度看,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张老师特别强调,这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它要求我们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发展活力;全面依法治国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它要求我们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则是确保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它要求我们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从相互关系看,“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张老师通过一个生动比喻帮助考生理解:如果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作攀登高峰,那么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提供动力,全面依法治国就是铺设道路,全面从严治党就是确保安全。只有三者协同发力,才能顺利实现目标。例如,在分析“扫黑除恶”这一工作时,考生既要看到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也要看到其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行动,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

问题三:如何把握思修法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考研政治思修法基部分的重点内容,其包含的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是考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考点。张景江老师认为,理解这三个层面的关键在于把握其内在统一性和实践导向性。

从国家层面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宏观体现,它描绘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张老师特别强调,富强是基础,民主是保障,文明是灵魂,和谐是目标。这四个价值目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例如,在分析“一带一路”倡议时,考生可以将其视为推动国家富强的重要举措,同时也要看到其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

从社会层面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它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的基本准则。张老师指出,自由与平等是相互依存的,公正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在答题时,考生要特别注意区分自由与放任、平等与平均、公正与偏袒的差别。例如,在分析“司法改革”这一话题时,考生既要看到其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要看到其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中的重要作用。

从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为每个人修身立德提供了基本遵循。张老师特别强调,这八个字既有传统美德,又有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在答题时,考生要结合自身实际理解其内涵。例如,在分析“见义勇为”这一话题时,考生可以将其视为践行友善的重要体现,同时也要看到其背后蕴含的爱国情怀和敬业精神。

张景江老师提醒考生,在复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注重把握三个层面的内在统一性,避免将其割裂理解。同时,要结合时事热点和实践案例,深入理解其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370秒, 内存占用309.66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