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二刷四十多

更新时间:2025-09-25 19:48:01
最佳答案

考研政治二刷四十余天备考核心难点精解

考研政治二刷进入攻坚阶段,四十多天的时间如何高效突破重难点?本文精选了3-5个核心考点,结合历年真题和名师解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深度拆解。无论是马原理论的抽象逻辑,毛中特与时俱进的新意,还是史纲细节的精准记忆,我们都从“为什么考”“怎么考”“如何答”三个维度展开,帮你构建知识框架,培养答题思维。内容避开了网络上的碎片化答案,注重体系化梳理,适合需要拔高理解的考生,尤其适合第二遍复习时对知识点仍有模糊认知的同学。

01 马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如何理解?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简单说,就像你手里有技术(生产力),就得有工具和流程(生产关系)来配合。如果工具跟不上,再好的技术也白搭。比如工业革命时,蒸汽机(生产力)出现,但封建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阻碍了工厂发展,后来资本主义私有制(新的生产关系)取代了它,生产力才真正爆发。反作用体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时,它能推动发展;不适应时,就会成为阻力。比如改革开放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生产关系调整)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理解这个,要抓住两点:一是生产力是基础,不能脱离实际谈关系;二是生产关系要与时俱进,不能僵化保守。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当前经济转型、科技革命等热点,说明为什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能解放生产力,又能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02 毛中特: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说白了就是怎么把国家管好的一整套制度安排要更科学、更高效。比如法律体系要完善,政府要简政放权,权力要制约平衡。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实际操作层面,怎么把政策落到实处、解决矛盾。比如运用大数据解决民生问题,或者通过协商民主化解社会争议。这两者相辅相成,体系是骨架,能力是血肉。当前重点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一融合”,既要改革顶层设计,比如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又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比如加强社区服务。特别要理解,这和西方“三权分立”有本质区别,我们是民主集中制下的体系优化,目的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答题时可以举例,比如疫情防控中,基层网格化管理既体现了制度优势,也锻炼了应急处置能力,这就是最好的注脚。

03 史纲:如何把握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历史分期?

这70多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是探索期,1978-2012是改革期,2012年至今是新时代。探索期又分两个小段,前17年叫“向社会主义过渡”,特点是搞“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但也吃了大锅饭、人民公社化等亏;后11年叫“曲折发展”,以“文化大革命”为标志,国家建设几乎停滞。改革期是关键,邓小平理论指导,农村搞承包,城市搞特区,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但“摸着石头过河”也伴随过阵痛。新时代是根本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理解分期要抓住主线:前30年重在“建立”,后40年重在“发展”;前半段问题多,后半段成就大;关键节点是1978年改革和2012年新时代开启。答题时可以画时间轴,标出重大事件,比如“三大改造”完成、“文革”结束、加入WTO、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这样历史脉络就清晰了。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691秒, 内存占用307.04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