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考研政治题考点归纳

更新时间:2025-09-22 18:56:01
最佳答案

23考研政治高频考点深度解析与备考指南

2023年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往往对一些高频考点感到困惑,尤其是在答题技巧和知识点理解上存在难点。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掌握重点,本文将结合历年真题和考试大纲,对常见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解答。内容涵盖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力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考点,助力考生高效备考。以下是一些核心问题的详细解答,希望能为你的复习提供明确方向。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马原中“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如何理解?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核心考点,也是考研政治的常考内容。这一理论强调实践和认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动态过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为所有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无论是生产实践、社会实践还是科学实践,都是认识的动力和源泉。比如,科学家通过实验(实践)才得以发现新的物理定律(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而错误的认识则可能导致实践失败。例如,农民根据气象知识(认识)合理安排种植,就能获得丰收(实践)。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也会不断深化和扩展。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举例说明,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通过实际案例阐释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展现对理论的深入理解。

问题2:毛中特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论断,是考研政治毛中特部分的重要考点。这一新时代具有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二是从社会主要矛盾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要求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必须更加注重公平和可持续性。三是从国际格局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考生在复习时,可以结合“四个伟大”(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紧密联系进行分析,比如强调“伟大工程”是推动其他“伟大”实现的关键,因为党的领导是核心保障。还可以对比新时代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同,突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如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问题3:史纲中“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其历史意义在考研政治史纲部分是必考内容。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运动中,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展现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和斗争精神。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许多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著作和活动,推动了思想解放。再次,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促进了民主和科学精神的普及,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人物和事件展开论述,如五四运动中的“火烧赵家楼”事件,既体现了学生的激进,也反映了民众对不平等条约的强烈不满。还可以从国际视角分析,五四运动对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问题4:思修法基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与个人发展结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修法基部分的重点内容,考生需要理解其与个人发展的紧密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从个人发展角度看,践行这些价值观能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例如,“爱国”要求个人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努力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敬业”则强调职业精神的培养,有助于个人在职场中脱颖而出;“诚信”是立身之本,能够赢得他人信任,为个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指导个人处理人际关系,如“友善”要求尊重他人、乐于助人,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社会现象举例,如“敬业”可以通过“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坚守岗位”的案例说明,既体现职业道德,也展现社会责任。同时,可以强调价值观的内化与外化统一,即不仅要认同价值观,更要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问题5:时政中“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实现路径是什么?

“高质量发展”是2023年考研政治时政部分的重要考点,也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高质量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其内涵包括经济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民生改善和国际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如加强基础研究、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再次,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发展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还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如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政策进行分析,如“十四五规划”中关于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的部署,体现高质量发展在规划层面的具体体现。同时,可以对比传统发展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如传统发展可能忽视环境成本,而高质量发展则强调生态优先,展现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理解。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76秒, 内存占用310.97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