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常见考点深度解析
考研政治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公共课之一,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以及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多个模块。这些内容不仅需要考生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能够灵活运用到分析问题中。由于政治学科的特殊性,很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如何理解抽象的理论概念、如何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如何准确把握时事热点等。本文将针对几个常见的考点进行深度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研政治的核心内容。
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考点有哪些?如何理解?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考点之一。它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基本原理。在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是指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意识是指人们的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考生需要理解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但社会意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考生需要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但生产关系也会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时,会推动生产力进步;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发展。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等观点的上层建筑。考生需要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也会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时,会巩固经济基础;反之则会破坏经济基础。
在理解这些原理时,考生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比如可以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来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将这些原理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相结合,比如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具体道路是曲折的、复杂的。
2. 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如何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考点之一。它主要研究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动力和前途等问题。在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考生需要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由于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因此它又具有新民主主义的特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考生需要理解这三大任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其中帝国主义是根源,封建主义是基础,官僚资本主义是附庸。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考生需要理解这四部分力量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其中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农民阶级是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是重要同盟军,民族资产阶级是动摇的盟友。
在理解这些理论时,考生需要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进程进行分析,比如可以结合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失败、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经验。同时,也要注意将这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结合,比如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来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理解?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考点之一。它主要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在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目标,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总方向。考生需要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阶段性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考生需要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以及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全面依法治国: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法治保障,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考生需要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包括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以及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政治保证,也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考生需要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包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等,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理解这些理论时,考生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比如可以结合我国近年来在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成就,来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效果和重要意义。同时,也要注意将这些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结合,比如可以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来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