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研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是动物医学和生物科学专业的关键课程,也是考研的重要方向。该学科涉及动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代谢过程及分子机制,内容既抽象又实用。备考时,考生常遇到一些难点,如激素调节机制、酶学动力学、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等。本文精选3-5个高频问题,结合教材与真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答案,帮助考生突破重难点,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问题1:动物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机制是怎样的?
水盐平衡是维持动物生命活动的基础,其调节涉及神经和体液的双重控制。当体内水分不足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促进肾脏重吸收水分;钠离子浓度变化则通过醛固酮调节,增加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和钾的排出。渴觉中枢的激活也会引导动物主动饮水。这些机制协同作用,确保体液容量和电解质浓度的稳定。例如,汗液分泌增多时,体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进而引发ADH和醛固酮的释放,同时激活渴觉,共同恢复平衡。考生需掌握各激素的靶器官及作用环节,才能在答题中体现逻辑性。
问题3:酶活性调节的四种主要方式有哪些?
酶活性调节是生物化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①别构调节,如柠檬酸抑制丙酮酸脱氢酶;②共价修饰,如磷酸化/去磷酸化调节激酶活性;③酶原激活,如胰蛋白酶原在肠激酶作用下转变为活性酶;④变构调节,通过小分子效应剂改变酶构象。这些方式既保证代谢高效性,又避免浪费。例如,胰岛素能促进糖原合成,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形成负反馈。考生需区分各方式的分子机制,并联系实际生理场景,如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刺激糖异生酶的磷酸化失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