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海天考研政治重点难点精解:考生必知核心问题解析
2015年的考研政治备考中,许多考生对一些核心概念和理论感到困惑。海天考研政治团队针对历年高频考点和考生易错点,精心整理了以下5个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尽的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多个模块,旨在帮助考生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应试能力。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例分析,让考生轻松掌握重点难点。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其实质和意义。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包括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等。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体现在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不受主观意志支配;能动性则表现在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活动;社会历史性则强调实践受社会条件和历史阶段的制约。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新问题、新挑战,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例如,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工人通过生产实践改进工艺,这些都是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的过程。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理论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就是实践。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时事评论等方式,加深对实践观的理解。例如,可以思考“互联网+”如何推动经济发展,这就是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典型例子。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的内涵是什么?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考生需要准确把握其核心要义。实事求是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意为“求真事、实事求是”,强调从客观实际出发,探求事物本质。毛泽东将这一概念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则,指出“实事”是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是指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求”是指研究、探索的过程。
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表现,教条主义者生搬硬套理论,不顾实际情况;经验主义者则局限于局部经验,忽视普遍规律。毛泽东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但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再次,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其中“实事求是”是核心,也是灵魂。考生在备考时,可以通过学习党史中的具体案例,理解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例如,毛泽东在领导革命过程中,根据中国国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
问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考生需要系统掌握其核心内容。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邓小平理论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思想丰富了党的建设的理论,为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提供了指导。考生可以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具体论述,理解其时代意义,例如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的发展理论,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核心概念。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社会进步相协调,体现了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考生在备考时,可以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如生态文明建设、区域协调发展等,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义。例如,通过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体会到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工作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