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考研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重点难点解析
2021年的考研大军中,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是许多农学、生命科学专业考生必考的科目。这两门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密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我们整理了几个常见的考点,并给出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不仅涵盖了基础理论,还包括了一些实际应用,希望能够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少走弯路。
常见问题精选
问题一:植物体内水分运输的动力是什么?如何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
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主要依靠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由叶片气孔处水分蒸发形成的负压,通过木质部导管传递到根部,从而将土壤中的水分吸上植株。这个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光照强度、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素。例如,光照强度增加会促进气孔开放,进而增强蒸腾作用;而高温和低湿度则会加剧水分蒸发,导致蒸腾作用加快。植物的生理状态,如根系活力和叶片面积,也会影响水分运输效率。理解这些机制不仅有助于解释植物如何适应干旱环境,还能为农业生产中的节水灌溉提供理论依据。
问题二:生物化学中,酶的活性调节有哪些常见方式?举例说明其作用机制。
酶的活性调节是生物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常见的调节方式包括别构调节、共价修饰和酶原激活等。别构调节是指某些小分子物质(别构效应剂)与酶的非活性位点结合,改变酶的构象,从而影响其活性。例如,磷酸果糖激酶-1是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其活性受到AMP和ATP的别构调节:AMP作为别构激活剂,促进糖酵解以补充能量;而ATP作为别构抑制剂,则抑制糖酵解以避免能量浪费。共价修饰包括磷酸化和去磷酸化,通过改变酶的活性状态来调节代谢速率,如糖原合酶在磷酸化后活性增强,促进糖原合成。酶原激活是指无活性的酶原在特定条件下(如剪切或pH变化)转变为有活性的酶,如胰蛋白酶原在肠液中转化为胰蛋白酶,启动蛋白质消化。这些调节方式确保了细胞代谢的高效性和精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