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政治带背热点问题深度解析
2021考研政治带背进入关键阶段,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疑惑和难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知识点,我们特别整理了几个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旨在帮助同学们打通复习中的堵点,提升应试能力。以下是针对几个重点问题的深度解析,希望能够为你的考研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内容。很多同学在复习时感到抽象,难以把握其核心要义。其实,唯物史观的核心在于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等。社会意识则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意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主要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方式。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现有的生产关系就会成为其发展的阻碍,这时就会发生社会变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思想等意识形态。
在复习时,同学们可以结合历史和现实案例来理解唯物史观。例如,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就充分证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变革推动上层建筑的调整。通过这样的具体例子,可以更好地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区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本质区别。唯心史观认为意识决定物质,而唯物史观则强调物质决定意识。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在答题时准确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如何应用于当代中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考研政治史纲部分的重点。很多同学在复习时容易将其与当代中国的实际情况脱节,导致无法灵活运用。其实,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仅适用于革命时期,其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是解决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等问题。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一理论强调,中国革命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不能照搬外国的模式。在当代中国,虽然社会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我们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看作是新时代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的延续。例如,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就体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依靠人民、发动群众的精神。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统一战线思想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在和平时期,我们同样需要坚持这一思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例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就积极与沿线国家开展合作,形成了新的发展格局,这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统一战线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问题三: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考研政治时政部分的重点。很多同学在复习时感到内容繁多,难以抓住核心要义。其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看,回答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重点讲的是怎么办,回答的是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八个明确”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例如,“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明确,就指明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总目标。
“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行动纲领。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这些基本方略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完整理论体系。
在复习时,同学们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例如,我国在脱贫攻坚战中,就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就坚持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通过这样的具体例子,可以更好地把握抽象的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与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在答题时更加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