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虫考研政治热点问题深度解析
2019年考研政治备考中,许多考生对一些核心考点和热点问题感到困惑。考虫考研政治团队针对往年考生反馈较多的问题,精心整理了以下3-5个典型问题并给出详细解答。这些问题不仅涵盖马原、毛中特、史纲等主干知识,还结合时事热点,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试重点。本文以权威解读和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考生提供备考参考,助力冲刺高分。
问题一: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依据和重大意义?
这一论断是基于中国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深刻把握,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进程的总结。从历史依据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实力、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巨大进步,但同时也揭示了发展中仍存在的问题。从重大意义看,这一论断不仅标志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为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要求我们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等,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考生在备考时,应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中的相关内容,深入理解这一论断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避免死记硬背,而是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展现对政策的深刻理解。
问题二:如何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路径?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新理念,其核心理念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一理念强调各国相互依存、命运与共,反对零和博弈和单边主义。在实践路径上,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具体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例如,“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合作等,促进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全球发展倡议则聚焦减贫、绿色发展等领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考生在备考时,可以结合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场合的表态,理解这一理念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也要认识到其面临的挑战,如大国博弈、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展现辩证思维能力。考生还需关注中国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些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体现。
问题三: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和现实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顶层设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总目标,它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社会活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强调法治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通过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各项战略部署落到实处。考生在备考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四个全面”的内在逻辑,例如,通过脱贫攻坚战看全面深化改革如何推动共同富裕,通过扫黑除恶看全面依法治国如何维护社会稳定。考生还需关注“四个全面”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落实,如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展现对政策的全面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