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骋老师谈政治考研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很多同学常常会遇到一些关键性的疑惑,尤其是面对付骋老师这样经验丰富的政治考研名师时。付老师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风格和精准的考点把握,深受广大考生的信赖。本文将围绕付骋老师经常被问到的几个核心问题展开,旨在帮助考生更清晰地理解考研政治的重难点,从而在备考路上少走弯路。无论是毛中特、史纲还是思修法基,付老师的解答都能让你豁然开朗。
问题一:毛中特部分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毛中特部分的重中之重,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抓住几个核心要义。要理解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它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对过去五年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比如,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阐述了这一思想,并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要把握“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而“十四个坚持”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行动纲领层面的展开。比如,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等,都是我们必须要牢记的基本原则。要结合实际案例理解这一思想。比如,在脱贫攻坚战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念就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要记住知识点,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意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问题二:史纲部分如何有效记忆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
答:史纲部分涉及大量历史事件的时间节点,很多同学在记忆时感到头疼。其实,有效记忆这些时间节点需要掌握一些技巧。要构建时间轴框架。比如,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以按照时间段将重要事件串联起来。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通过这样的时间轴,可以将零散的事件串联起来,形成清晰的脉络。要抓住关键节点。比如,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政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这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些关键节点往往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考生要重点记忆。再次,要理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比如,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而五四运动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通过理解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加深记忆。要运用口诀记忆法。比如,可以编一些顺口溜来记忆重要事件的时间,比如“一五计划起三五年,大跃进来七零年”等。当然,口诀记忆法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考生还是要以理解为主,不能死记硬背。记忆史纲部分的时间节点,既要注重框架构建,又要抓住关键节点,还要理解因果关系,最后可以适当运用口诀记忆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问题三:思修法基部分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修法基部分的重要考点,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深入理解其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别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理解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词分别代表了国家发展的四个重要方面。富强是指国家经济实力强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主是指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文明是指社会文化繁荣,人民精神生活丰富;和谐是指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比如,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不断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这五个方面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具体体现。要理解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四个词分别代表了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要在法律框架内行使;平等是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公正是指社会资源分配公平合理,社会秩序公正有序;法治是指国家治理法治化,法律得到普遍遵守和执行。比如,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要求密切相关。要理解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四个词分别代表了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品质。爱国是指热爱祖国,维护国家利益;敬业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友善是指待人友善,乐于助人。比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就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的内涵,不仅要记住关键词,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意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