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经济学题库

更新时间:2025-09-24 01:56:01
最佳答案

考研政治经济学核心考点深度解析

考研政治经济学是考生备考的重中之重,涉及内容繁杂且理论性强。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核心考点,我们整理了以下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尽的解答。这些问题既涵盖了基础理论,也涉及了实际应用,力求通过口语化的表达方式,让考生能够轻松理解。每道题的答案都经过精心设计,不仅内容丰富,而且逻辑清晰,适合考生复习和应试参考。

问题一: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及其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是指同一劳动同时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运用某种特定的劳动形式,创造出具有特定使用价值的劳动。例如,农民种粮食、工人造汽车,都是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则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商品二因素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而价值则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劳动二重性是理解商品二因素的关键,也是理解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两者的关系,掌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如何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它们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只有真正理解了劳动二重性,才能更好地把握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问题二:简述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及其意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基于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深入分析。马克思指出,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具有重大意义,它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即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来获取利润。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消除剥削,实现社会公平。剩余价值理论对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工具。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掌握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流通形式以及分配方式,理解剩余价值如何成为资本积累的动力,以及剩余价值理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有何启示。

问题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结合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通过供求关系、价格机制等手段调节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但同时,政府也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第三,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通过分配制度的完善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逐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第四,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通过完善产权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等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深入理解这些特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以及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67秒, 内存占用309.88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