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重点难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2019年的考研政治备考,考生们往往会在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以及时政等模块中遇到各种疑问。这些知识点不仅涉及理论深度,还与实际应用紧密相关,因此考生需要系统梳理,深入理解。本文将针对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复习重点,提升应试能力。内容涵盖马原的基本原理、毛中特的时代背景、史纲的历史脉络、思修法基的道德法律规范以及时政的年度热点,力求解答清晰、实用,助力考生一臂之力。
马原部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1:如何理解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原理,它强调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和源泉。具体来说,社会存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家庭关系等,而社会意识则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意味着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结底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例如,在封建社会,由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农民阶级被剥削,这种社会存在就决定了当时的道德观念是以忠君为主,强调等级秩序。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更加注重平等、自由和人权。因此,考生在理解这一原理时,要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认识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问题2:如何把握辩证法中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辩证法中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矛盾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而斗争性则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在同一性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构成事物的整体;在斗争性中,矛盾双方通过相互作用和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例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遗传使得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提供了进化的动力。没有遗传,物种会失去稳定性;没有变异,物种会停滞不前。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深刻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认识到它们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还要注意矛盾的特殊性,即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中特部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3: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其核心内容包括“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是指导思想层面的表述,涵盖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并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十四个坚持”是行动纲领层面的表述,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涵盖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14个方面。考生在复习时要深刻理解其核心要义,并将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
问题4:如何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这四个方面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总目标,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全面依法治国是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基石;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四个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部署。例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而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同时,也需要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因此,考生在复习时要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认识到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将其作为指导实践的重要遵循。
史纲部分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5: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也不同于一些国家的党派政治。这一制度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时承认民主党派的合法地位,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方式,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政治协商方面,各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可以通过政协平台,就国家大政方针和重要事务进行协商,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民主监督方面,各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可以通过政协平台,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在参政议政方面,各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可以通过政协平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这一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也体现了中国政治的稳定性和包容性。考生在复习时要深刻理解这一制度的内涵和特点,认识到其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