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冲刺期必备:每日一问,轻松掌握核心考点
在考研政治的冲刺阶段,很多同学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那些看似简单却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我们特别推出了“考研政治睡前一练”系列,每天精选几个高频考点,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解答。这些题目不仅覆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五大模块,还注重结合实际,帮助大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你是基础薄弱还是追求高分,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下面,我们就来解答几个常见的考研政治问题。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它在考研政治中如何应用?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至关重要。简单来说,实践观强调的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在考研政治中,这一观点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知识点,还经常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行考察。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积累经验,形成对世界的初步认识。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反复和修正。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农民通过多年的耕作实践,逐渐掌握了土壤、气候和作物的关系,从而提高了产量。这就是实践推动认识的一个典型例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看它能否指导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如果理论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进步,那么它就是真理;反之,如果理论在实践中被证明是错误的,就需要被修正或抛弃。在考研政治中,这一观点经常与“实事求是”原则联系在一起,强调理论必须与实际相结合,不能脱离现实空谈。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世界。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来源于实践,最终也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人们进行革命和建设。在考研政治的时政部分,很多题目都会考察考生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分析当前的社会问题,比如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这时候,考生就需要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展现自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原则具体是什么意思?如何体现在实际工作中?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原则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精髓。它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原意是指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即尊重事实,探求真相。在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武器。
“实事求是”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意味着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例如,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着百废待兴的局面,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摸着石头过河”的政策,就是“实事求是”原则的具体体现。他鼓励人们大胆尝试,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调整方向,最终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事求是”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源于实践,但不能代替实践。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时,必须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变通,不能生搬硬套。比如,在脱贫攻坚战中,各地根据不同的地理、经济条件,采取了多种不同的帮扶措施,这就是“实事求是”原则的生动实践。有的地方发展产业,有的地方进行易地搬迁,有的地方提供技能培训,最终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实事求是”还要求在实践中检验真理。理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看它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如果理论在实践中被证明是错误的,就需要被修正或抛弃。在考研政治中,这一原则经常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联系在一起,强调理论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不能成为脱离实际的空谈。
问题三: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它在考研政治中如何考察?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使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论断,也是中国共产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任务。在考研政治中,这一主题经常出现在马原、毛中特和时政等模块中,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和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国家富强是指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民族振兴是指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人民幸福是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实现这一历史使命,需要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考研政治的毛中特部分,经常会有题目考察考生如何理解这些重大战略部署,以及它们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例如,题目可能会问“如何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意义”,考生就需要结合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等内容,进行系统分析。
实现历史使命还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在考研政治的时政部分,经常会有题目考察考生如何理解“四个伟大”之间的关系,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这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考生需要理解,只有通过党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推进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