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考研政治18题重点难点解析与常见疑问解答
2018年考研政治18题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多个重要板块,题目设计既有理论深度,又紧密结合时事热点,对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思辨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将围绕18题中的几个关键考点,以百科网风格详细解析相关知识点,并针对考生常见的疑问进行深入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比如,科学家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农民通过耕种总结经验,这些都是实践推动认识的具体体现。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可能导致实践失败。例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而一些教条主义的错误认识则曾使革命遭受挫折。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注意结合历史事件或现实案例,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同时认识也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
问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是什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主要依据有三点:一是从历史维度看,经过长期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从国际维度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选择。三是从理论维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行动指南。考生在回答时可以结合“四个伟大”的内在逻辑,说明新时代既是成就的积累期,也是挑战的应对期,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问题三: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逻辑?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方面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总目标,是引领全局的顶层设计,其他三个方面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举措。全面深化改革是动力源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基本方略,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证,通过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四个方面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完整体系。考生在答题时可以结合具体案例,比如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说明全面依法治国的作用,通过反腐败斗争说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从而展现“四个全面”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