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英语二翻译常见误区深度解析与突破技巧
在考研英语二的翻译部分,很多考生常常陷入一些固定的误区,导致得分不高。本文将从考生实际反馈中提炼出3-5个高频问题,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大家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应试技巧。翻译部分不仅考察语言转换能力,更注重逻辑理解和表达连贯性,因此掌握方法比单纯死记硬背效果更佳。
1. 短语结构误判:名词从句与介词短语的混淆
很多考生在遇到"with+名词+分词"结构时容易误判。例如原文"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comes the need for new skills",部分考生会直接译为"随着科技发展,需要新技能",忽略了介词"with"引导的伴随状语结构。正确理解需把握以下几点:
- 介词"with"在此处引导原因状语,相当于"由于科技发展"
- 主句隐含主语"we",完整表达应为"随着科技发展,我们更需要新技能"
- 翻译时需将英语的伴随结构转化为中文的因果逻辑
类似结构还有"without+名词+分词"(缺乏条件)、"along with"(伴随)、"but for"(要不是)等,考生需建立常见介词结构的功能记忆库。在练习中可以自创中文长句,用不同介词开头,强化结构敏感度。
2. 动词时态处理不当:完成时态的被动化表达
2022年真题中常出现"have been done"结构,如"the experiment has been conducted",部分考生会直译为"实验已经被做了",缺乏中文的时态衔接。正确处理需注意:
- 中文无被动时态,需转化为主动式:"实验已经做了"
- 隐含主语补充:"实验已经被我们做了"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 完成时态强调动作完成,中文可用"已经""已"等助词体现
更复杂的例子如"will have been finished",可译为"到下周为止,工程将已经完成"。建议考生准备固定句式的中英文转换对照表,如:"be about to"→"正要";"be on the point of"→"即将";"be to"→"按计划"。通过翻译《经济学人》等英文报刊中的被动句,积累常见时态的中文对应表达。
3. 逻辑关系缺失:从句连接词的省略陷阱
原文"although the costs are high, the benefits are undeniable"常被译为"虽然成本高,但好处不可否认",考生往往忽略了原文省略了主语"we"。正确翻译需补充隐含信息:"虽然我们(认为)成本高,但好处不可否认"。具体技巧包括:
- 英语从句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等在中文需还原
- 转折连词前可添加"事实上""但实际上"等中文衔接词
- 注意中文多用意合,英语多用形合,转换时需调整语序
建议考生准备"转折""因果""条件"等关系的常见英文表达与中文对应表。例如:"whereas"→"而";"while"→"尽管";"now that"→"既然"。通过翻译《纽约时报》的社论段落,重点练习从句合并中的省略还原技巧,如将"where he works"译为"在他工作的公司"而非"在他工作的公司的那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