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二翻译常见难点剖析与攻克策略
在考研英语二的备考过程中,翻译部分往往是考生们感到头疼的环节。2020年的英语二翻译题不仅考察词汇和语法,更注重逻辑理解和表达准确性。本文将结合历年真题,深入剖析常见的翻译误区,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解题技巧,帮助考生们突破瓶颈,提升翻译水平。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准确处理长难句结构?
长难句是考研英语二翻译的难点之一,很多考生在遇到复杂从句时容易迷失方向。其实,破解长难句的关键在于“拆分”和“重组”。要逐层分析句子结构,识别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比如2020年真题中的一句:“Although the government has attempted to control the rising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result has been a continued increase in tuition fees.”考生需要先找出主干“the result has been a continued increase”,再处理插入语“Although the government has attempted to control the rising cost of higher education”。根据中文表达习惯,将英文的被动语态、倒装结构等转换为主动形式,比如将“the cost has been controlled”译为“政府试图控制成本”。注意逻辑连接词的翻译,如“Although”译为“尽管”,确保语义连贯。建议考生平时多积累常见句型的中英文对应表达,比如“result in”“due to”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快速反应。
问题二:专有名词和习语如何翻译?
专有名词和习语是翻译中的另一大挑战。以2020年真题中的“double-edged sword”为例,考生不能直译为“双刃剑”,而应结合上下文理解其比喻义,译为“一把双刃剑”或“有利有弊的工具”。专有名词的翻译需要遵循“约定俗成”原则,如“NBA”一般译为“美国职业篮球联赛”,而不是逐字翻译。对于习语,可以采用意译加注的方法,比如“bite the bullet”译为“硬着头皮做”,并在括号中补充说明“形容忍受痛苦”。考生平时可以通过阅读外刊积累常见习语的翻译,如“spill the beans”(泄露秘密),并注意区分不同语境下的表达差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数字、缩写等特殊符号也要准确处理,比如“GDP”译为“国内生产总值”,不能忽略英文缩写。
问题三:如何避免中式英语的表达?
很多考生翻译时容易陷入“中式英语”的陷阱,导致表达生硬。2020年真题中有一句:“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people to work from home.”如果直接译为“科技快速发展让人们可以居家办公”,就过于直白。正确翻译应为“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能够居家办公”。关键在于避免逐字对应,而是根据中文四字格、成语等表达习惯进行调整。例如,“make it possible”译为“使得能够”,而非“让它成为可能”。要注意时态和语态的转换,如被动语态“has been made”译为主动“使得”,更符合中文表达。建议考生多背诵优秀译文,分析其用词逻辑,比如“due to”译为“由于”而非“因为”,因为“由于”更简洁。平时练习时,可以对照中英文范文,找出自己的表达差异,逐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