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冲刺:常见疑惑深度解析,助你稳操胜券
2019年的考研政治备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许多考生面对繁杂的知识点和紧迫的时间感到焦虑。新东方考研政治团队精心整理了近期学员最关心的3-5个核心问题,并给出详尽解答。这些问题覆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旨在帮助考生梳理重点、突破难点,以更清晰的思路和更自信的心态迎接考试。以下内容将结合最新考纲和命题趋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你的疑惑,让你少走弯路,高效提分。
问题一:如何高效记忆马原中的哲学原理?
马原部分是考研政治的重中之重,但许多考生觉得哲学原理抽象难懂,记忆起来费时费力。其实,掌握哲学原理的关键在于理解其内在逻辑和现实应用。要把握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这是理解所有原理的基础。比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考生要重点掌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要结合具体案例理解抽象概念。例如,用“量变到质变”解释个人努力如何积累成重大突破,用“否定之否定”说明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建议采用思维导图法,将相关原理串联成体系,比如将“实践”概念与认识论中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起来。通过口诀记忆增强记忆效果,如“内因外因要记牢,矛盾发展方向好”。记住,理解比死记硬背更重要,考试时能灵活运用原理分析材料才是得分关键。
问题二:毛中特部分如何把握重点?
毛中特部分内容庞杂,考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其实,毛中特的核心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建议从三个层面把握:一是历史脉络,比如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清楚每个阶段的重大理论突破;二是政策主线,如改革开放、共同富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三是关键考点,例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针对具体题目,要学会用理论解释现实。比如,分析“乡村振兴战略”时,可结合邓小平的“三农”问题和习近平的“新发展理念”。建议每天背诵1-2个核心观点,并定期回顾错题,尤其是历年真题中的毛中特部分。特别提醒,近年考试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生要关注时事热点,如“脱贫攻坚”“一带一路”等,这些往往是命题热点。
问题三:史纲部分如何快速梳理时间线?
史纲部分涉及大量历史事件和人物,时间线复杂,容易记混。新东方建议采用“关键节点+主题串联”的方法。明确几个重要时间节点,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改革开放时期(1978至今),每个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什么要清晰。围绕主题梳理事件,比如围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条主线,可以串联起“五四运动”到“四个伟大”的历史进程。对于具体事件,建议用“时间+事件+意义”的框架记忆,例如“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意义是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自己的政权形式”。可以利用时间轴工具(如手绘或软件制作),将重大事件标注在对应年份,视觉化记忆更高效。建议结合纪录片和教材地图辅助理解,比如观看《大决战》等影视作品,能更直观感受历史进程,从而加深记忆。
问题四:思修法基部分如何答好主观题?
思修法基的主观题是考生普遍头疼的部分,但只要掌握答题技巧,也能轻松拿分。要熟悉“关键词+理论+联系实际”的答题结构。比如,题目问“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先明确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结合教材中的“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展开论述,最后用具体事例(如抗疫中的志愿者行为)说明。要掌握“小切口,深挖掘”的方法,避免泛泛而谈。例如,分析“诚信”这一话题时,可以结合大学生诚信考试、企业诚信经营等具体场景展开。建议背诵一些万能句式,如“个人品德是立身之本”“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等,这些话术能快速构建答案框架。多练习真题,尤其是分析材料题,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用理论进行阐释。记住,主观题评分标准注重逻辑性和完整性,所以条理清晰、论据充分是得分关键。
问题五:时政部分如何高效复习?
时政部分占分比重高,且每年更新快,考生容易抓不住重点。新东方建议采用“核心会议+关键文件+热点事件”的复习策略。重点关注中央重要会议,如“两会”、党代会等,这些会议往往提出重大政策方向。例如,2019年“两会”提出的“六保”政策,要理解其背景和意义。梳理重要文件,如《政府工作报告》《民法典》等,这些文件是命题的重要素材。建议用思维导图记录文件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观点,比如《民法典》中的“人格权保护”条款。关注年度热点事件,如“长江保护”“中美关系”等,这些往往是分析题的出题方向。复习时,要学会用政治术语解读热点,比如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生态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建议每天看1-2篇权威媒体的时政评论,如《人民日报》社论,培养政治敏感度。特别提醒,时政复习要避免碎片化,要注重内在逻辑,比如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承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