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考研政治冲刺复习热点问题深度解析
随着12月考研政治冲刺复习进入关键阶段,考生们普遍关注一些核心考点和易混淆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地掌握复习重点,本文整理了3-5个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尽的解答。这些问题既涵盖了马原、毛中特等基础理论,也涉及了时事政治和道德法理等内容,解答部分注重结合最新政策文件和考纲要求,力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考生厘清思路。文章内容紧扣考研政治复习实际,避免了网络常见答案的重复性,适合考生在冲刺阶段快速查阅和巩固。
问题一: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十个明确”?
“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考生需要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现实意义三个维度把握。从理论渊源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系统总结,比如“明确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从实践基础看,每一条明确都回应了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具体问题,例如“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直接指向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从现实意义看,这些明确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行动指南,比如“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解决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法治短板问题。在复习时,考生要结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文献,深入理解每一条明确的内在逻辑和相互关系,避免孤立记忆。特别要注意的是,解答时要突出“十个明确”的递进性和系统性,比如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从政治领导到发展理念的逻辑演进。
问题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如何与党的建设总要求相联系?
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一表述,考生需要从五个方面理解:一是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这是区别于以往组织路线的核心变化;二是组织体系建设的重点,包括党的领导机关、干部队伍、基层党组织等三个层面;三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要求,强调忠诚干净担当;四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突出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支撑作用;五是选人用人标准的根本遵循,德才兼备是关键。与党的建设总要求相联系,组织路线是总要求在组织工作领域的具体化。比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通过组织路线中的“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得到落实;而“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又体现了“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具体路径。复习时,考生要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解组织路线如何支撑党的建设总要求,特别是要注意政治建设与其他四个方面的辩证关系,避免割裂记忆。
问题三:如何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及其内在逻辑?
“两个确立”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其决定性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从政治高度看,这是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迫切需要,核心地位的确立为全党提供了“定盘星”;从理论维度看,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解决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再次,从实践效果看,两个确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制度层面看,这是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重大成果,确保了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政治保证。其内在逻辑可以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把握:历史逻辑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证明只有核心引领才能战胜风险挑战;理论逻辑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实践逻辑上,两个确立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考生在复习时,要结合《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要论述选编》等文献,理解两个确立如何成为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特别要注意的是,解答时要突出“两个确立”的辩证统一关系,比如核心地位的确立是思想指导地位的根本保障,而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又为维护核心地位提供了理论支撑,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