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考研政治37题核心考点深度解析与常见疑问解答
2020年考研政治的简答题(37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还涉及了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这些题目往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要求考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围绕37题中的常见考点,整理了3-5个核心问题,并提供了详尽的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考题意图,提升答题能力。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强调了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具体的、发展的。人的本质不是由生理属性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关系塑造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意味着人的本质需要在实践中、在社会关系中展现出来。
人的本质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中,人的社会关系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人的本质表现。例如,在封建社会,人的本质更多地体现为等级关系中的依附性;而在现代社会,人的本质则更多地体现为平等关系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此,理解人的本质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
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社会关系不仅包括生产关系,还包括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人的本质既包括物质层面,也包括精神层面。例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本质既体现为追求物质利益的主体,也体现为参与文化建设的公民。因此,全面理解人的本质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问题二: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历史意义来看,这一伟大变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此后,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经济领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在政治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文化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现实意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时期,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国际竞争加剧、全球化逆流等外部挑战,需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问题三:如何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刻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生态环境的内在价值。这一理念首先强调了生态环境的不可替代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供清洁的空气、水源和食物,为人类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会影响人类的健康,还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了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吸引投资、促进旅游、提升产品附加值,从而转化为经济收益。例如,一些地区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有机农业等产业,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相反,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会损失资源,还会增加治理成本,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
这一理念强调了生态环境的社会价值。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例如,一些地区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价值理念,需要全社会共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