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客观题24分攻略:常见考点深度解析
在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客观题得分是许多考生关注的重点。24分作为及格线附近的一个关键节点,往往决定了考生是否能够顺利进入复试。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把握常见考点,提高客观题得分率,本栏目精选了几个高频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等多个模块,旨在帮助考生系统梳理知识点,提升答题技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理解,考生不仅能够掌握答题要点,还能在考试中更加从容应对各种题型。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论断,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高频考点。这一原理强调了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区分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关键所在。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真理”。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然而,仅仅知道一个命题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并不能直接判断其是否为真理。因为我们的认识可能是错误的,也可能是正确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
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包括生产活动、社会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将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现实相结合,从而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例如,科学理论是否正确,最终要通过科学实验来检验;社会理论是否合理,要通过社会实践来验证。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呢?这是因为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将主观认识应用于客观实际,并观察其结果。如果实践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那么就可以认为我们的认识是正确的;反之,如果实践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不符,那么就需要修正或放弃我们的认识。
当然,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有其局限性。例如,某些真理的检验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者需要极大的物质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借助间接的实践手段,或者通过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辅助判断。但无论如何,实践仍然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
在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理,并将其与其他相关知识点相结合,例如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考点。
问题二:简述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这一概念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但毛泽东将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思想原则。
“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体现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方面。例如,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抗日战争时期,他提出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这些成功的实践,都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
在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并将其与其他相关知识点相结合,例如“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考点。
问题三: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性变革。这一重大判断,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也预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指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进入新时代,也对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考研政治的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并将其与其他相关知识点相结合,例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