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考研政治备考策略:常见问题深度解析
随着2019年考研的日益临近,许多考生对于政治科目的复习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政治作为考研公共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考察基础知识,更注重对时政热点的把握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我们整理了几个常见的备考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希望能够为你的复习之路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问题一:政治复习应该如何规划时间?
很多考生在复习政治时,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尤其是临近考试时,更加手忙脚乱。其实,政治复习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时间,并坚持长期积累。一般来说,政治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
在基础阶段,建议考生系统学习教材,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这一阶段通常在考研前的半年左右,考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将教材通读一遍,并结合辅导资料进行理解。同时,要注意做好笔记,方便后续复习。在强化阶段,考生需要重点复习历年真题,分析考点和命题规律,并结合时政热点进行深入思考。这一阶段通常在考研前的三个月左右,考生可以通过做模拟题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并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在冲刺阶段,考生需要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并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一阶段通常在考研前的一个月左右,考生可以通过背诵重点知识点、关注时事新闻等方式来巩固复习成果。
问题二:如何有效记忆政治知识点?
政治知识点繁多,记忆起来难度较大,很多考生常常感到头疼。其实,记忆政治知识点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考生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体系。这样不仅便于记忆,还能帮助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考生可以通过做笔记、划重点等方式,将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方便复习。考生还可以利用一些记忆技巧,如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等,提高记忆效率。
除了以上方法,考生还可以通过多做题来巩固记忆。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在知识点上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同时,做题还能帮助考生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答题技巧。做题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注重质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练习。考生还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政治学习小组,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问题三:如何把握政治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政治考试的内容较多,考生很难一一掌握,因此需要把握重点和难点。一般来说,政治考试的重点主要包括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和时政部分。马原是政治理论的基础,考生需要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毛中特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考生需要理解其核心内容和实践意义。史纲是历史唯物主义,考生需要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历史事件。思修法基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考生需要理解其基本概念和原则。时政部分是每年的重点,考生需要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难点主要集中在马原和毛中特部分,这两部分的理论性较强,考生需要通过深入理解来掌握。对于马原,考生需要重点理解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于毛中特,考生需要理解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实践意义。考生还需要注意时政部分,这部分内容变化较快,考生需要及时更新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通过把握重点和难点,考生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复习,提高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