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基础差如何备考考研

更新时间:2025-09-25 21:12:01
最佳答案

数学基础薄弱?这样备考考研数学不慌

考研数学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个难点,尤其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别担心,只要方法得当,循序渐进,完全有机会迎头赶上。本文从实际出发,为数学基础差的同学整理了几个备考中的常见问题,并给出详细解答,帮助大家少走弯路,稳扎稳打地提升数学能力。无论你是大三刚开始准备,还是基础特别差需要恶补,这些内容都值得一读。

问题一:数学基础差,从哪里开始复习最有效?

很多同学一看到高数、线代、概率论的复杂公式就头大,完全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其实,这种情况下最忌讳盲目刷难题。正确做法是:从教材基础概念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重建知识体系。建议先通读大学本科教材,比如同济版《高等数学》、浙大版《线性代数》,把那些定义、定理、基本公式重新过一遍。不要追求一次性完全搞懂,理解个大概就行,关键是知道这些知识点是干什么的。然后可以配合基础讲义,比如张宇的《高数18讲》基础篇,里面讲解比较通俗。每天固定学习1-2小时,雷打不动。初期可以不用做题,重点是理解概念,等感觉有思路了再开始做配套的例题。这个过程可能很慢,但基础打牢了,后面学习效率会高很多。我有个朋友基础特别差,就花了一个月时间把高数教材上的例题和课后题都弄懂了,后来复习就顺畅多了。

问题二:没有时间系统复习,碎片时间怎么利用?

对于在职考研或者课业繁重的同学,很难抽出大块时间专门学数学。这时候就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比如等车、午休、睡前等零散时段。我的建议是:准备一个数学小本子,随时记录零散的数学问题或知识点。比如在公交车上,看到某个公式突然想起一个相关概念,就赶紧记下来,到了固定学习时间再系统梳理。另外,可以利用一些数学APP,每天做几道基础题,比如高数填空题、线代选择题。这些题目短小精悍,适合碎片化学习。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把教材上的重要结论剪贴到便利贴上,放在显眼位置,比如电脑旁、水杯上,没事就翻看几眼。我之前就是这样做的,每天上下班路上看几个便利贴,坚持了一个学期,效果还真不错。关键是保持接触,别让数学知识完全从脑子里消失。当然,这些碎片时间学习不能替代系统性复习,主要还是用来巩固记忆和保持题感。

问题三:做大量题却没有提高,怎么办?

这是很多同学的通病,觉得数学就是刷题,题目做得越多越好。实际上,盲目刷题并不能真正提高能力,关键在于题做得有没有价值。如果你发现自己做了很多题,但错误率居高不下,或者做完了就忘,那说明你只是在重复机械操作,没有深入思考。解决方法:做题要有策略,重视错题分析。建议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目(尤其是反复错的)记录下来,旁边写明错误原因,是概念不清、计算失误还是思路错误。每周定期回顾错题本,确保同类错误不再犯。另外,做题时要注重质量而非数量,精选经典例题和真题,吃透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比囫囵吞枣做十道题效果要好得多。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同学,初期做题的目标不是追求难题、怪题,而是把基础题型做熟练、做正确。比如高数中的求导、积分,线代中的行列式计算、矩阵运算,这些基本操作必须过关。先把基础题得分了,再慢慢挑战难题,这样才稳妥。

问题四:各科目应该如何分配复习时间?

数学总分150分,包括高数、线代、概率论三个部分,如何分配时间是个常见问题。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初期侧重高数和线代,概率论可以稍后开始。因为高数和线代占分多,难度也相对较大,需要投入更多时间打基础。具体来说,可以按照高数60%+线代25%+概率论15%的比例分配时间精力。比如每天学习2小时数学,可以花1.2小时学高数,0.5小时学线代,0.3小时学概率论。当然,这个比例不是绝对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比如你线代特别差,就可以适当增加线代的学习时间。但无论如何,高数和线代的基础一定要扎实,这两部分得分率高了,总分就不容易低。概率论相对简单,前期可以放慢一点进度,等后面其他科目复习得差不多了再集中攻克。记住,基础科目一定要优先保障,不要因为概率论简单就掉以轻心。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826秒, 内存占用310.59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