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原456章

更新时间:2025-09-24 05:24:01
最佳答案

马原核心考点深度解析:456章常见问题权威解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考研政治的重中之重,456章涵盖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核心内容。这些章节不仅理论性强,而且与实际联系紧密,考生往往容易在理解上产生误区。本文以百科网风格,精选3-5个马原456章的常见问题,结合考研政治的考查方向,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每个问题均包含详细答案,力求帮助考生厘清概念、突破难点,为备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问题一:如何理解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它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容、根源和变化规律。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物质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观念、文化习俗等精神现象。

具体来说,社会存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二是社会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它决定了社会的经济基础,进而影响上层建筑。比如,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农民为地主耕作,这种经济关系就决定了封建社会的法律、道德、宗教等上层建筑。

社会意识则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这些精神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物质生活的反映。比如,不同阶级的人对同一个社会现象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不同,导致他们的意识也不同。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二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也就是说,当社会存在发生变化时,社会意识也会随之改变,但有时社会意识会领先或落后于社会存在。

对于考研政治来说,理解这一原理有助于分析社会现象,比如在看待社会问题时,要首先分析其经济根源,而不是简单归咎于道德或文化问题。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比如先进的思想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问题二:如何区分政治经济学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在政治经济学中,“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考生容易混淆。要理解这两个概念,首先要明确商品的定义: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比如食物可以充饥,衣服可以保暖。使用价值是物品的自然属性,任何物品只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就具有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不随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它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的。

而价值则是商品特有的属性,它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不是任何物品都具有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即使生产了也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社会属性,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才能有价值。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才能进行交换。

在考研政治中,理解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有助于分析商品流通、价值规律等经济现象。比如,在分析市场竞争时,要考虑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既要看产品的功能,也要看生产成本。

问题三: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中的“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考生容易产生疑问的地方。要理解无产阶级专政,首先要明确其定义: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无产阶级专政的本质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新型民主是指对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保障人民的权利和自由;新型专政则是指对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专政,防止他们破坏社会秩序和危害人民利益。

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包括:消灭剥削制度,消灭阶级本身;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暴力统治,而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国家政权。它与封建专制和资产阶级专政有本质区别,其目的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在考研政治中,理解无产阶级专政有助于分析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比如,在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时,要认识到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体现。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090秒, 内存占用310.37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