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考研政治备考热点难点权威解读
2016年考研政治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难点问题。为了帮助考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试要点,我们特别整理了当年考研政治中的常见问题,并邀请资深教师进行专业解答。这些问题涵盖了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形势与政策等多个模块,解答内容既注重理论深度,又结合时事热点,力求为考生提供清晰、实用的备考指导。本文旨在帮助考生们扫清知识盲区,提升应试能力,顺利通过考试。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中的重点内容。很多考生在复习时感到抽象难懂,其实只要抓住几个核心概念,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要明白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内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事物不断螺旋式上升。要结合实际案例理解辩证法的应用。比如,在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时,可以用对立统一规律来看待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矛盾又统一;在看待改革进程时,可以用质量互变规律来解释渐进式改革如何逐步推动深层次变革。要掌握辩证法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我们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孤立、静止、片面观点。在备考中,考生可以通过做历年真题、模拟题来检验自己对辩证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尝试将理论应用于分析时事热点,加深理解。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哪些内在联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考研政治中的另一大模块,很多考生在复习时容易将两者割裂开来,实际上它们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等思想原则,依然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要从理论内容上把握两者的共通之处。比如,两者都强调实事求是,都注重群众路线,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毛泽东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习近平则指出“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都是对实事求是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再次,要从实践基础上理解两者的创新关系。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比如,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聚焦于“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考生在复习时要善于将两者结合起来学习,比如通过对比分析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同时,要关注当前时政热点,比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是对毛泽东“赶英超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问题三:如何把握当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挑战?
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挑战是考研政治中一个常考点,考生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应对策略。要理解主要矛盾的变化。根据中共十八大报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是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也是对毛泽东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继承和发展。但这一矛盾仍然存在,只是表现形式和解决路径发生了变化。要分析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表现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资源约束趋紧;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法治建设仍需加强,公平正义尚未得到充分实现。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再次,要掌握应对挑战的策略。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包括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等,这些都是解决主要矛盾、应对挑战的具体举措。考生需要将这些方略与当前时政热点结合起来学习,比如通过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关注国际形势对我国发展的影响。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都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考生需要从全球视野来看待中国发展面临的问题,比如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全球气候变化等议题,可以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把握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挑战,既要看到成就和进步,也要正视问题和不足,更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