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单项选择题高频考点深度解析
考研政治作为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公共课之一,其单项选择题占据了相当大的分值比重。通常情况下,单项选择题的题量稳定在16道,每题2分,总分32分。这类题型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想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熟悉高频考点并掌握解题技巧至关重要。本文将精选3-5道单项选择题的常见问题,结合最新考纲要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其答案,帮助考生夯实基础、突破难点。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表述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它强调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而是社会性的存在物,人的思想、情感、行为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本质是不断发展的,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人的本质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自由、平等的理解就有所不同。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需求、精神需求、社会交往等多个维度。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问题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理解其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判断,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依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涵盖了物质文化需要、民主法治需要、公平正义需要、安全环境需要、美好生活需要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指我国在发展中还存在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收入分配差距等问题,制约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解这一矛盾,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问题三: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道路。这一思想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也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精神支柱。这一思想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理解其核心要义,对于我们在新时代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