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政治命题组权威答疑:常见考点深度解析
2021年考研政治命题组针对考生普遍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梳理,旨在帮助考生准确把握命题方向,高效复习备考。本栏目精选了3-5个典型问题,由命题组专家进行深度解析,内容涵盖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及时政等多个模块。解答力求贴近考生认知实际,语言通俗易懂,同时确保理论严谨性,助力考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所有解析均基于最新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研政治的常考点。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明确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要掌握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在复习时,可以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来理解这些理论,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的成功则体现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还要注意区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即是否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问题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使命是基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国情提出的。从历史逻辑来看,自鸦片战争以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核心追求。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现实国情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使命的实现,需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问题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它包括三个层面:国家层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的价值理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整体系。要理解每个价值理念的内涵。例如,富强是指国家经济繁荣、科技发达、国防强大;民主是指人民当家作主,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文明是指文化昌盛、道德高尚、社会风尚良好;和谐是指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保障和运行规范。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它们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要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价值内核,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它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选择,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