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翻译中的使动用法:精准表达技巧深度解析
在考研英语翻译中,使动用法是提升译文地道性和准确性的关键技巧之一。它通过动词的特定结构,将施动者与动作对象的关系转化为更自然的表达。掌握使动用法不仅能避免生硬的直译,还能让译文更符合英语思维习惯。本文将从常见问题出发,结合实例解析使动用法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帮助考生系统提升翻译能力。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什么是使动用法在英语翻译中的具体表现?
使动用法在英语翻译中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体现:一是动词本身具有使动意义,如"make"(使)、"let"(让)、"send"(派遣)等;二是通过介词短语如"by accident"(偶然)、"by design"(故意)等改变句子主被动关系。以中文例句"他鼓励我们努力"为例,直译为"He encouraged us to work hard"虽然语法正确,但不够地道。采用使动用法可译为"He motivated us to make efforts",通过"motivated"的使动结构,更明确表达了"他"作为动作发起者的意图。在考研翻译中,考生需特别注意中文"使""让""让..."等结构对应的英语使动表达,避免简单套用被动语态。
问题二:如何判断是否需要使用使动用法?
判断标准主要看中文句子的语义重点。当中文强调动作发出者对动作对象的影响时,通常适合采用使动用法。例如:"雨水冲刷了街道"译为"Rainwater washed the street clean",其中"wash"的使动用法准确传达了雨水"使"街道被清洗的语义。而"街道被雨水冲刷"则用被动语态更合适。考生可以通过以下特征辅助判断:
问题三:使动用法在考研翻译中的常见错误有哪些?
常见错误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机械套用中文结构,如将"他害怕困难"直译为"He feared difficulties",而英语更自然的表达是"He was afraid of difficulties"。二是忽略使动用法的语境限制,如中文的"让事情变得简单"译为"She made things become simple",英语更地道的是"She made things simple"。三是过度使用使动结构导致译文生硬,如"我们期待会议成功"译为"We expect the meeting to succeed",更自然的表达是"We look forward to the success of the meeting"。考生应通过大量练习培养语感,注意使动用法与被动语态、一般语态之间的转换平衡。建议准备专项练习,分析中文使动句式对应的英语表达差异,如"使某人做某事"可译为"make sb. do sth."(直接使动)、"let sb. do sth."(间接使动)等不同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