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经典习题集

更新时间:2025-09-23 21:56:01
最佳答案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深度解析:常见误区与精准突破

考研政治作为考生备考的重中之重,涉及内容广泛且理论性强。许多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陷入概念混淆、理解偏差等误区,影响答题效果。本栏目精选经典习题集中的高频问题,结合最新考纲要求,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知识点,帮助考生厘清模糊认识,掌握答题技巧。内容涵盖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时政等模块,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助力考生构建系统知识体系,冲刺高分。

问题一:如何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概念?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考生常将其与“经验”混淆。其实,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体现在实践受物质条件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动性表现为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活动;社会历史性则说明实践在人类社会中不断发展演变。例如,科学实验、社会改革都属于实践范畴,而个人零散的经验积累只是实践成果的反映,而非实践本身。在答题时,考生需结合具体案例,如“精准扶贫”的实践探索,阐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避免停留在表面描述。要区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经验主义”,前者强调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检验,后者则片面强调个体经验。

问题二: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考生常误认为只是“尊重事实”。其科学内涵远超于此,它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二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理论;三是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能教条化也不能盲目否定。例如,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正是实事求是的体现,既尊重香港澳门的历史现实,又立足国家主权需要。答题时需注意,不能将“实事求是”简单等同于“经验主义”,要强调其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础,如《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结合当代问题,如“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定,说明如何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解决现实矛盾,避免空谈理论。

问题三: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常被考生简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则包含更丰富的内容。它不仅是民族复兴,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一使命具有阶段性特征:当前阶段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长远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考生需避免将这一使命与“中国梦”完全等同,后者是民族复兴的具体愿景,前者是完成这一愿景的路径和方略。例如,脱贫攻坚战的胜利就是实现这一使命的阶段性成果,它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答题时,要结合“四个伟大”的内在统一性,说明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如何支撑使命实现,避免割裂理解。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A学网-考研资料综合分享网站 |网站地图|最新文章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备2023005595号-20 站务邮箱:newmikke@163.com

页面耗时0.0100秒, 内存占用306.51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