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政治模考卷难点解析与备考策略
2018年的考研政治模考卷在考生中引发了广泛关注,不少同学在答题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难题,特别是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和答题技巧的运用感到困惑。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我们整理了模考卷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希望能够为同学们的备考之路提供有力支持。
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018考研政治模考卷中的一个重点考点,很多同学在回答相关问题时感到迷茫。其实,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判断和系统阐释。“十四个坚持”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涵盖了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十四个方面。理解这些内容,需要结合教材和相关权威解读,深入把握其理论体系和实践要求。
问题二: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在模考卷中,有些题目要求考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如何理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基于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人民需求的不断提高,这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这一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例如对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影响。要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例如如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展现考生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
问题三: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另一个常考点,很多同学在回答相关问题时容易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实际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分别对应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在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每个价值观的具体内涵,例如“富强”意味着经济发展、科技先进、国防强大;“民主”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文明”意味着文化繁荣、道德高尚等。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这些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例如在扶贫攻坚中体现的“友善”,在科技创新中体现的“敬业”等。要提出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路径,例如加强宣传教育、完善制度保障、发挥榜样引领作用等。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展现考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理解和实践能力。